樂高機器人授課模式青山學前教育機構兒童輔導培訓中心才藝口碑名字
樂高機器人的授課模式一般分為三種:
1、主題資源式。
主題資源式就是教師在授課的時候要圍繞一個主題來進行授課,圍繞這一主題,讓學生自己動腦、動手去收集與這一主題有關的信息。
2、任務驅動式:
這點相信大家應該都不陌生,是我們平時在授課的過程中經常采用的一種模式。
當時在培訓的時候,樂高機器人的老師也是采用這種方式為我們培訓的,他讓我們八人為一小組,任務就是讓小車在不安裝馬達的情況下動起來,看哪組制作的小車跑得最遠。先是讓我們總結能讓小車動起來的方法,在場的信息技術教師大概總結了兩種方法,一種是利用橡皮筋,把彈性勢能轉化為動能;還有一種就是利用氣球,把風能轉化為動能,整合了物理學中勢能與動能轉換這一過程。然后各小組根據自己選擇的方法開始制作小車。在制作的過程中,又需要考慮到想讓小車跑得遠,就要減少各傳動齒輪間的摩擦力,還要明白用大齒輪帶動小齒輪,小車才能跑得快,又一次整合了物理學原理。
我們小組經過討論,覺得如果用氣球來作為小車的動力,小車在啟動的一瞬間,為了克服摩擦力和它本身停止的慣性,必然要浪費掉很多風能,而且在開動起來之后,最好還需要一個不在車身上的擋板來跟著小車,小車通過這樣一個反作用力來前進,而我們不可能拿著一個擋板跟著小車后面跑,必然造成小車上的氣球大量無效損失風能,小車也就不會跑得太遠,所以最后我們選擇了利用橡皮筋的彈性勢能。比賽的結果也證實了我們的想法,在十二個小組中我們獲得了第一,前三名的小組都是采用橡皮筋的制作方法。接下來,老師讓我們觀看了學生們想到的另外一些方法,我們發(fā)現孩子們的思維與想象力可能比我們更豐富,所以不要去限制他們。
3、軟件圖標式。
這種模式是我們在給機器人進行編程的時候需要用到的。這里給大家說一下機器人的制作過程,首先是我們需要建造一個模型(如小車,現在比較通用的建模軟件是MLCAD),然后是編程,就是在計算機上編寫好需要機器人做哪些動作和判斷的程序,編程的軟件很好操作,簡單的程序可能需要幾秒鐘就能完成,而難的程序就需要調用很多語句,接下來就是通過電腦和機器人身上的紅外線裝置,把編好的程序上傳到機器人的微電腦里,這個過程一般為2-120秒左右,根據程序大小而定,最后打開機器人身上的微電腦,選擇你需要的程序,運行機器人。
軟件圖標模式就是針對在電腦上進行編程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我們可以從初級到高級逐漸教給學生。譬如我們在機器人上安裝4個馬達,開始只顯示一個馬達的圖標,讓學生對這一個馬達進行編程操作控制,然后看機器人的運動軌跡和速度,然后給學生兩個馬達圖標,再讓他們進行設置,比較一個馬達和兩個馬達機器人的運動軌跡與速度是否相同。直至后期的探測器的設置。
要想完成一節(jié)課,這三種模式是都應該使用到的。而且它還可以與其他多學科進行整合。
武漢樂高樂園——樂高機器人積木玩具、一流服務、一流教學!
3-16歲青少年教育課程——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
聯系我的時候請說是在 武漢網whw.cc 上看到的,謝謝。
|